酸碱类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根据其不同形态、浓度、接触量和温度而异。浓度越高,接触量越大,腐蚀性越强。同浓度、同等接触量时,温度越高,腐蚀性也越强,主要通过体表和呼吸道侵入人体。使用酸碱类化学品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对酸碱类化学品的防护,按性质属于防毒的范畴。从事酸碱类工作的人员如果按照规定定穿戴好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就可以大大降低酸对人体的各种危害。
一、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技术要求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产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 一般要求
1. 服装结构应有利于穿着者的安全与卫生,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材料应无皮肤刺激性或其他有害健康的影响,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要求。
2. 服装的设计要合理、便于穿脱、利于人体活动,具有一定的舒适感和牢固性。不透气型服装在适宜部位应留有通气孔隙,以利排汗调节体温,但通气孔隙不得影响服装的结构强度。
3. 分身式防护服:包括上衣、裤子等。上衣应“领口紧、袖口紧和下摆紧”,防止溶液从这些部位侵入,裤子应为直筒裤;
连体式防护服:是上衣和裤子连成一体的服装,其结构要求“领口紧、袖口紧、裤脚紧”,服装应尽可能结实、轻便,易于活动、便于脱卸。
大褂式防护服:后背下部无开缝。
4. 防护服各部分的结合部位应严密、合理、防止酸碱侵入;防护服的结构应考虑与其他防护装备的搭配使用,如:上衣袖子与防护手套、裤子与防护鞋(靴)之间等的结合部位应严密、合理,防止酸碱侵入。
5. 服装上一般不应有明衣袋,以免积存飞溅的酸液,但可以有内衣袋。
6. 附件:扣、钩应便于连接和脱开,其材质要耐腐蚀,而在衣服内采用时不受此限制。
(二) 性能要求
1. 穿透时间和渗透时间
(1)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穿透时间利用电导法和自动计时装置测试,试样放置在上下极板之间,导电丝与上级板连通,同时与试样上表面接触,当发生穿透现象时,电路导通,停止计时。对有接缝的试样,应该将试剂滴在接缝处,导电丝放置在接缝处。有接缝部位和无接缝部位的穿透时间应满足以下要求:洗后:一级3≤t<5, 二级5≤t<10, 三级t≥10
洗前:t≥30
(2)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渗透时间测试采用浓度法或指示剂法,测得的渗透时间应满足 一级:90≤t<120 二级:120≤t<240 三级:t≥240
2. 拒液效率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拒液效率的测定是让试剂流过试样表面,通过计算试剂的质量变化而得的,洗前的和洗后的拒液效率不应小于90%。
3. 耐液体静压力
以织物承受的液体静压值来表示试剂透过织物受到的阻力,洗后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液体静压力要求如下:
一级:175≤p<520 二级:520≤p<1020 三级:p≥1020
4. 强力下降率
5. 接缝断裂强力
接缝断裂强力用于表示化学品防护服接缝处的牢固程度。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接缝断裂强力不应小于98N,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接缝断裂强力不应小于45N。
6. 喷溅液密性
对穿戴指示服和防护服的假人模型做测试,以指示服上的污渍面积考察防护服液密性。指示服上总污渍面积不应超过标准污渍面积的3倍。
7. 喷射液密性
是针对存在加压的液态酸碱工作场所。从外穿指示服和防护服假人的防护服接缝、关节或防护服不同部位连接处随即选取5个测试点。用置于距测试点1m处的喷嘴,对每个测试点进行5s的持续喷射、等待2min让防护服自然晾干;除去防护服,检查并测量指示服上的污渍面积以考查防护服的喷射液密性。指示服上总污渍面积不应超过标准污渍面积的3倍。
8. 耐磨性
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耐磨性试验方法进行测试,经过100圈磨损后应无破洞。
9. 耐屈挠性
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屈挠1000次后应无破损或断裂。
10. 抗刺穿性
非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穿透力应大于10N。
11. 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
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应符合如下要求:
断裂强力(N). 经向 ≥980 纬向≥490
撕破强力(N) 经向≥147 纬向≥49
12. 耐干摩擦色牢度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耐干摩擦色牢度应大于或等于3级。
13. 甲醛含量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甲醛含量应小于或等于75mg/kg.
14. PH值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测试,PH值应在4.0-8.5之间。
上一篇:防酸碱防护服的级别
下一篇:防静电工作服的使用与管理